这就是我双十一不得不买新手柄的理由。
拉个边也就罢了,关键他还喜欢出禁区组织,就是不干中锋应该干的活儿。今年世界杯比利时队的比赛,大家应该还记忆犹新。对巴西的进球来自于卢卡库在中圈的直塞球——等一下,你跑到中圈干什么啊掀桌!你是觉得自己是梅西,还是觉得自己的队友是梅萨啊!
连希勒都忍不住吐槽了,说卢卡库你长这么大个子就应该多往禁区跑,吓也能吓死后卫,结果你跑到中场做球,还不知道反插,传完球就站在那里叉腰。进攻能打起来才怪。
有人会说,能拉边,能出禁区组织,身体倍儿棒,进球效率也不算低,这难道不是一个克鲁伊维特式中锋吗?得了吧,他要是有克鲁伊维特那两下子,曼联也不至于哀鸿遍野,英超第八。论中锋技术,克鲁伊维特秒卢卡库八条街都不止。
这就要说到卢卡库的另一个问题了——他根本抢不到第一点啊!!!
大家可能还记得那个刚到切尔西,技术稀烂的德罗巴。停球三米,带球拌蒜,但就有一个好,无论后场飞过来多么不着边际的长传球,他都能稳稳把落点站住,然后头球点给中场。
至于卢卡库,印象中他就没有几次头球争顶成功过。当然这事儿也不能全怪他,如果后场传球的是斯莫林和琼斯,就算把克鲁伊维特搞过来,估计也要抓头——你让我卸高球没问题,但你能不能传得稍微靠谱一点……
因为落点判断不够好,传中战术对于卢卡库来说,也没什么卵用。给他喂高球传中只有两个结果:要么卢卡库没跳起来,被对方后卫解围,要么卢卡库跳起来了,但由于落点没找准,顶偏了部位,直接飞上看台。
作为一个一米九四的大高个儿,不爱进禁区,常年拉边,争头球又稀烂,能给人留下的印象,当然只有一个软字。那么问题来了,一个踢球如此软蛋的前锋,是怎么在西布朗和埃弗顿这样的中游球队打进85球的呢?
我觉得,是因为曼联现在完全没找到卢卡库的使用说明书,他与穆里尼奥式中锋的定位,也天生不兼容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安德莱赫特是这样一支球队:你可以输,但不可以打得丑陋。从建立至今,安德莱赫特都以流畅的短传渗透和攻势足球闻名,对于球迷来说,看着自己的主队靠长传冲吊赢球,比看球队大比分落败还难受。
这样的足球思维是镌刻在安德莱赫特骨头里的,在这种足球哲学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卢卡库,根本不可能成为一名暴力流中锋。
从德罗巴成名至今,被称为小魔兽的年轻球员不计其数:本特克、博尼、巴巴卡、卢卡库都是其中的翘楚,但现在真正打出来的,只有卢卡库一个,其余的球员,要么在青年队靠身体大杀四方,到了成年队就一蹶不振。要么转会第二年撞上新秀墙,从此再也没能突破瓶颈。
青训时期假如过分依赖身体,就很容易忽略技术的磨练。等到身体不再有优势的那天,就会全面暴露自己的短板。卢卡库之所以能从青年队到成年队都一路顺利,最大原因,恰恰就是他不依赖自己的身体素质。
举个例子:阿德巴约和安迪·卡罗尔同样是高中锋,但阿德巴约30岁依旧能在热刺进球上双,如今在土耳其联赛进入第二春,卡罗尔则多年进球个位数,就是因为阿德巴约除了身体,还有技术,卡罗尔除了身高和头球之外什么都没有。
卢卡库的技术算是相当不错的。虽说带球动作笨拙,停球也不怎么样,但在禁区的人堆里闪转腾挪也毫不含糊,从人缝里突然钻出来的场景也为数不少。前几天的比赛中(我想不起来哪一场了),卢卡库从后卫堆里突然冲出,带球涮过门将,一脚推到了边网上——射丢空门当然丢人,但涮门将的那一下,的确利索得很。
西布朗也好,埃弗顿也好,甚至是比利时国家队,他们都有一个特点:以反击打法为主。这才是卢卡库在这些球队表现出色的最大原因。
他真正的核心竞争力,是作为大个子球员,居然有不错的速度和盘带,而且能充当一个反击时的出球点,为队友送上高质量的传球。当他带球全速前进时,就是不可阻挡的重型坦克,每每碾压几名后卫突入禁区。或者也能突然送出直塞,为插上的边路球员创造机会。
换言之,只有正对球门时,他才能发挥最大的实力。
而在曼联这样的球队,需要应对的是对方龟缩防守的局面,中锋的背身能力就变得尤为重要。当对方禁区常年站着七八条大汉时,如何卡位,如何吸引防守,如何利用自己的身体为队友创造进攻机会就变得尤为重要。这恰恰是卢卡库并不擅长的。
卢卡库还没学会如何运用自己的身体,而且他的静态对抗并不好——德罗巴在静态下的对抗能力简直是怪兽级别。也不是不能打,一年十几个进球说明了他的能力,但总的来说,让他去扛人,完全是以己之短,攻彼之长。
194的身高和94公斤的体重骗过了所有人,让大家都认为他是个魔兽式的暴力中锋,但其实他虽然长了一副张飞面孔,做的却是绣花的事情。令狐冲能用独孤九剑一口气刺瞎十几个人的双眼,但让他扛着青龙偃月刀上阵杀敌,恐怕水平也要大打折扣。
做不成小魔兽,做个小魔仙其实也挺好的,但如果硬让魔仙做魔兽,那就有问题了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多说一句,我觉得,如果正常发展的话,卢卡库可能就是董方卓的最终加强型模板。只可惜,谁都没有验证的机会了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